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为不断加大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人事人才扶贫工作力度,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日前,人社部印发《打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到2020年,要实现这些目标
促进100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带动3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完成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累计300万人次,技工院校新招收贫困家庭学生不少于12万人。
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
人才智力支撑贫困地区脱贫能力显著增强。
就业扶贫这样推进
1、强化就业服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扶贫计划,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就业脱贫覆盖面。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开展专场招聘、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活动。
2、扶持发展扶贫车间等载体吸纳就业
在贫困乡镇、村建设一批扶贫车间、社区工厂、卫星工厂等就业扶贫载体,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企业按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费补贴;对吸纳就业成效好的就业扶贫基地,给予一次性资金奖补。
3、鼓励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就业
积极推进贫困县返乡创业园建设,在贫困地区培育一批创业项目,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可给予一定奖补。实施返乡创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对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且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入驻实体数量多、孵化效果好的贫困县创业孵化载体,提高创业孵化基地奖补标准。
4、深化扶贫劳务协作
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打造和推广一批劳务品牌。鼓励支持输出地政府在贫困劳动力务工较集中的城市或地区建立劳务站。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等“三位一体”的服务。推动落实省际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协议,加强省内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对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到户籍所在县以外地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5、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开发农村保洁、治安、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可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一定期限的岗位补贴。鼓励各地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劳动力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增加劳务收入。
技能扶贫这样推进
1、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
面向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补贴。开展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等“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培训。对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产业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扩大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对象范围,增加补贴项目,上调补贴标准。
2、深入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
为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技工教育,为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结对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加强教学资源支持。
3、增强贫困地区职业培训供给能力
援助贫困地区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展办学规模。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委托培养和支教等方式,开展师资培训和“传帮带”等活动。为贫困地区职业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免费提供多媒体培训资源支持。
社会保险扶贫全面落实
1、推进贫困人口社会保险应保尽保
重点做好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指导各地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标准。
3、防范因工伤、失业致贫返贫
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探索建立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推动各地适当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
人事人才扶贫这样加强
1、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
在贫困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放宽要求,允许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面向本地户籍或生源招聘;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以采取直接考察方式招聘。推动贫困地区实现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全覆盖。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成果项目到贫困地区创新创业。对在扶贫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工作人员集体给予奖励。研究制定对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倾斜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单独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单独评审。选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表彰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向贫困地区倾斜。
2、为贫困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优先在贫困地区遴选建设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大力推进东西部干部双向挂职、人才双向交流。开展专家服务基层、“千人计划”专家下基层、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等专家服务活动。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的年限,可认定为基层工作服务年限。每年选派2.5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扶贫等服务。
3、落实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工资政策
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完善西藏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西藏特殊津贴实施办法。继续指导四省提高四省藏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水平。适时调整南疆四地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南疆工作补贴标准。指导有关省份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高定工资政策、乡镇工作补贴、高海拔地区折算工龄补贴等政策。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