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那些事儿丨地铁又现“板凳族”“坐地族”,何解?业内人士:理解职场人的辛苦但存在安全隐患

2023-11-27 来源:劳动报
地铁
  

“地铁‘板凳族’”再上热搜。据上海地铁介绍,今年10月,共发现“乘客携带小板凳乘车”相关事件76起,相对集中地发生在11号线、9号线。本报近期联合市总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申工社”开展的小调查数据也显示,近三成用户勾选了“常常看到”地铁上的“板凳族”和“坐地族”。


大家如何看待地铁上的“板凳族”“坐地族”?地铁方面又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本报邀请了上海地铁方面的专业人士,谈谈对此现象的看法。


现象:


地铁“板凳族”


升级“坐地族”


其实,“板凳族”的话题并不算新鲜事儿。在上海,有关带板凳上地铁的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当时,许多观众会自带小板凳去世博园排队,回程的地铁里,就会把小板凳拿出来坐。那个时候,地铁方面给出了温馨提示:不要让小板凳堵住上下车通道,高峰时段,请收起小板凳。


近期,地铁上的“板凳族”似乎有卷土重来的迹象,对此,上海地铁已多次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提醒,呼吁乘客勿做“板凳族”。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强管理与提醒后,地铁上“板凳族”相较之前确实变少了,但料想不到的是,又多出了一个新的群体,那就是“坐地族”。


申工社此前发布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截至发稿,共有8263人参与了有关地铁“板凳族”和“坐地族”的线上调查。其中,近半数的用户表示会“偶尔遇到”地铁“板凳族”和“坐地族”,占比达48.46%,27.04%的用户则勾选了“常常看到”,还有少部分的用户坦诚表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人数占比为6.89%。


声音:


话题引起热议


网友们观点不一


地铁“板凳族”“坐地族”的话题在各大网络平台引起热议,网友们纷纷在相关讨论帖底下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网友直言不讳,表示非常不支持在地铁上拿出自带的小板凳坐着的行为,因为“影响到了别人”。“高峰期的时候,地铁里人被挤得都快站不住了,要是还有人坐在板凳上,无疑会挤占更多其他乘客的站立空间,甚至导致别人赶不上这班车,得继续等下一趟。”


不过,也有部分市民和网友表示,愿意理解地铁“坐地族”。网友“信仰”留言道,“能携带板凳,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席地而坐,可想而知确实是非常累了,他们大部分也都是坐在无人的角落,就不要苛责了。”


还有网友认为,这种现象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民的需求痛点。“职场人工作了一整天,身心疲惫,还要站一路回去,尤其一些线路长、人流多的地铁线路,生活不易啊!”网友“丢了个丢呀”留言道。


另外,有网友提出建议,认为不应该完全制止或是完全放任不管,“若可以划出一些靠边的区域,让远途的人可以自带板凳就好了,也规避了坐在门口挡路的问题。”


专家观点:


理解职场人的辛苦


但应注意安全


每天早出晚归的职场人为通勤所累,对于地铁“板凳族”和“坐地族”,网友们各持己见,专家又是如何看待呢?


“这种行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列车在行进过程中难免有晃动,若坐在不固定的座位(板凳)或地上,很容易摔倒,或是将身边站立的人绊倒,引发冲突。”上海地铁专业人士表示,地铁停靠站点较多,尤其是中心城区,进出地铁车厢的人流量大,易引发安全事故。


在车厢内坐自带的板凳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在安检过程中若发现乘客携带折叠板凳,地铁方面是否会进行劝阻?专业人士则回应称,“地铁安检方面对于什么东西能带、什么东西不能带,有着明确的条例规定,尺寸、材质方面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小板凳,安检的时候是可以通过的。”


但是,通过了安检,并不代表地铁方面支持乘客在车厢内坐自带的板凳。该专业人士还表示,为引导乘客安全出行,在地铁人流量高峰期间,会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车厢的头部和尾部等位置,对自带板凳或席地而坐的乘客进行劝阻,提示大家注意安全、文明出行。


“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在加大宣传和引导,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这样做是存在隐患的。”专业人士补充道,“我们理解职场人上班和通勤的辛苦,但是为了安全,还是应当注意方式方法。”


据相关媒体消息,针对网民反映的问题,申通地铁集团保卫部近期加强了11号线、9号线等线路高峰期时段的劝阻力度。


此外,上海地铁已与公安部门建立了协同管理制度,针对严重影响车厢秩序的情况进行执法。


(搜索上海市总工会官方微信“申工社”,知道更多“职场那些事儿”)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朱兰英


来源: 劳动报

上一篇:强体魄、促合作,菊园新区举办旱地冰壶活动 下一篇: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体育馆全新升级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