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也能评职称

2021-12-21 来源:新华社
快递小哥 职称
  

 系统解决

  诸多行业职称瓶颈

  增设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正高

  9月以来,许多地方启动了今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尽管还没收到正式通知,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绘画师李小贵非常期待:“2015年我评上副高,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这个职称‘天花板’会突破。”李小贵从事陶瓷绘画18年,按照过去的规定,他只能止步副高。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发布《关于深化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这一行业的人员首次设置正高职称。

  尽管职业评价体系已经多元化、市场化,但在诸多行业企业,职称仍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并与工资待遇、科研资源、上升通道等密切相关。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包括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医护人员等在内的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全部出台。将新兴职业纳入职称评价范围,新增艺术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运动防护师、快递工程等评审专业13个,各地增设人工智能、数字编辑、冰雪艺术、文房制作等特色评审专业113个。

  “这次改革增设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正高,惠及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着重解决评价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等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说。

  “这是现行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来首次进行的全面系统改革。种种突破性的安排,旨在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刘冬梅表示,核心目标是从申报上打破身份、档案等制约,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从评审上减少条条框框,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

  不唯资历

  以实绩论英雄

  有教师未发表一篇论文,仅以教学业绩评上教授

  这次改革不再唯学历、唯资历,论文、学历不做“硬杠杠”。刘冬梅说,对医护人员主要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对教师主要看教学质量,鼓励大家在一线建功立业。

  56岁的于刚是山东省立医院眩晕诊疗中心主任,因医术精湛,被称为山东治晕“第一人”,常年一号难求。但也正是因为精力主要放在临床上,论文和科研成果较少,他获评副高14年还没评上正高。2020年,包括山东省立医院在内的55家改革试点单位,共有5037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高级职称。

  此次改革令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比如,对高校教师不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前置条件和直接依据;对医护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和从业行为评价,淡化论文要求;对翻译、演员、计算机等行业不再做学历要求等。

  南京林业大学蒋华松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仅以教学业绩评上了教授;只有高中学历但创作成果斐然的江苏作家周洁,从中级直接获评正高;航天六院长动集团军品事业部车二班班长黄汉华等1万多名操作工、电工、钳工等,评上正高……

  5年来,职称政策制度体系初步确立。但记者采访发现,强调论文篇数、论资排辈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扰人才的“烦心事”“老难题”尚未完全破解。

  “国家层面已经制定了新的标准条件,建立了综合监管体系,现在要做的是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落细。”刘冬梅说,将进一步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建立专家诚信记录,健全同行评价机制,尽可能地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

  点击

  职称评定政策大调整

  ●工程、农业等一批职称系列的评审专业得以细分

  ●新兴职业不断纳入职称评价范围,新增动漫游戏、运动防护师、快递工程等13个评审专业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考试、评审、考评结合、面试答辩、实践操作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对研究人员探索实行代表作制度

  ●对互联网领域的奇才、“怪才”建立评审绿色通道

  据新华社电

https://m.gmw.cn/2021-09/23/content_1302594839.htm


上一篇:职称评审迎来大变化,涉及8000万人 下一篇:藏身网络平台 非法引流是如何“浇灌”黑灰...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