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技能人才上岗“最后一公里”
和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按照“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新思路,对新入职员工及转岗职工开展企业与学校“二对一”的培训。员工在学校进行系统学习,在企业加强实操,意在打通技能人才上岗的“最后一公里”。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认为,企业新型学徒制首先“新”在培养对象和课程设置上。
“我们学院为贯彻新型学徒制的‘新’理念,满足企业的需求,在专业方面,与近百家公共交通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双方资源优势,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团队、专兼职师资团队,定期开展行业用人需求调研,共同开展新专业开发、旧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该校负责人说。
新型学徒制的“新”还体现在机制上,企校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让很多企业尝到了甜头。
青岛海湾集团平度新河工业园是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项目之一。项目落成以来,吸纳了数百名周边劳动力就业。如何把这些新上岗的劳动力迅速转变为生产力,曾经是困扰该企业的一大难题。
为此,青岛市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回应企业诉求,指导青岛海湾集团和青岛市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全面启动新型学徒制工作,助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速培养技能人才。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开展以来,我们在市人社局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水平,促使企业新招用和新转岗职工快速熟悉岗位,提高技能水平,有利地促进了企业发展,成效很明显。”青岛海湾集团副总经理黄虎林介绍说。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人社部与财政部2015至2017年分两批在 22个省启动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参加试点企业158家,培养新型学徒制职工2万人。2018年起,人社、财政两部门在全国30个省市区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2019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明确要求三年培训100万名新型学徒。2019至2020年,企业和院校积极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全国累计培养企业新型学徒超80万人。
如今,六年过去,相关企业在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后,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钢总公司和首钢技师学院建立了新型学徒制合作。该企业将新型学徒制带来的变化总结为五个方面,即培训主体从学校转向企业;培训对象由全日制学生转向企业员工;培训内容从单纯的理论知识培训转向企业一线岗位工作任务培训;教学主体由单一教师转向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培训模式转为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培养。
“以培训内容的变化为例,公司冷轧部镀锌锅炉鼻子更换是一项定修重点项目,每次作业前,都需要将炉鼻子部位的带钢断开。待部件更换完毕后,再利用氩弧焊将断开带钢焊接在一起。这项工作十分考验焊接工人的技术水平,每次实施该项目时,作业区都会组织焊工学徒进行现场观摩,帮助他们将氩弧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场实际中。”该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一般说来,规模越大、管理越规范的企业,越重视补齐员工理论知识的短板,提升员工的实操技能,与相关职业院校的合作也比较深入。
“一个优秀的技术工人,一定是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齐头并进的,单纯的某一项突出,能暂时拔尖,但不会走得太远,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新型学徒制就是补这个短板的,我对此深有感触。”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李启士说。
筑牢合作基础储备人才动能
近期,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部署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
《意见》明确,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力争使企业技能岗位新入职员工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力争使企业技能岗位转岗员工都有机会接受转岗转业就业储备性技能培训,达到‘转岗即能顶岗’”。这是在国家层面为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而作出的重要战略性决策。
部分受访企业表示,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员工基本具备“转岗即能顶岗”的技能水平。
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旗下拥有面包和汽水两大生产线,面包和饮料的生产淡旺季互补且较为分明,饮料旺季时生产任务重、用工压力大、季节性招工难,而进入淡季后,又需要及时缩减生产配备、控制人力成本。面包车间情况相同,淡旺季时间刚好相反。
根据以上生产特点,该企业借助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契机,将少量饮料车间员工招收为新型学徒制学员,与面包车间学徒共同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并利用饮料车间淡季的时间轮岗到面包车间,参加糕点面包制作岗位的实操学习和训练。
此举一方面有效解决了该企业季节性用工难题,为企业培养和储备多面手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让员工掌握了更多的职业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效益与员工成长的双赢。
此外,企业新型学徒制也给员工个人的成长增加了更多可能性,员工离职率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比如江苏华威世纪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培训拿到高级钳工证书的77位员工仅有3位离职,参训员工人均产量比未参加学习的员工人均产量高出12%。
此次出台的《意见》较之前有一些变化。比如学徒培养目标从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扩展到培养中级工、高级工及技师、高级技师,等等。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批量熟练的企业技能人才,为我国的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号角已经吹响,筑起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的“九层之台”,还需在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进程中脚踏实地,夯实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之基,为我国的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动能。
https://www.clssn.com/2021/08/07/9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