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国际劳工组织12月15日发布的《2020年亚太地区就业和社会展望:引领危机走向以人为本的未来劳动世界》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危机造成亚太地区劳动力市场动荡,导致约8100万人在今年失业。其中,青年和女性受影响更大,青年在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是他们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的3至18倍。
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局高级经济学家、报告的主要作者萨拉·埃尔德说,这份报告清楚地显示,与其他劳动者相比,青年和女性更容易失业。随着失业率上升,青年劳动者可能难以竞争新的就业机会。当他们找到工作时,也很可能与他们的期待不符。
报告预测,在可获得2020年季度数据的几乎所有经济体中,就业水平都比2019年有所下降。初步估计,亚太地区2020年的失业率可能从2019年的4.4%上升到5.2%至5.7%。国际劳工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局局长麻田千穗子女士表示:“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政府为此做好了应对准备。”
报告还指出,有薪工作时间的减少,导致劳动人口收入随之下降。今年前三季度,亚太地区劳动收入预计下降10%,相当于损失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这将进一步导致劳动贫困(每天生活费低于1.9美元)人口的增加。报告估计,2020年将新增2200万至2500万人陷入劳动贫困。
考虑到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的破坏范围,报告还警告称,亚太地区财政应对措施总体规模不足,发展中经济体问题尤为突出。由于财政支出水平的差距,疫情危机可能加剧亚太地区国家间的不平等。
埃尔德同时也表示,从积极的方面看,尽管劳动工时有所减少,但一些国家政府为帮助企业留住劳动者所做的努力,已经起到了防止出现更大规模失业的作用,社会保护和就业政策保障了部分就业和就业者的收入。他说:“可以看到的希望是,这场新冠疫情危机有助于增强社会经济系统的韧性,推动实现更加以人为本的劳动世界。”
原文链接:https://new.qq.com/omn/20201216/20201216A09TJC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