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医保将大改:涉及14亿参保人利益,单位与职工缴费比例调整

2020-11-13 来源:网易号
医保
  

timg (2).jpg

“十四五”是我国医保制度从长期试验性改革状态走向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正在编制中的医保“十四五”规划与14亿参保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近日,国家医保局起草了“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纲并召集北部15个省份医保负责人就规划内容进行研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为七个专题中的两个重点。

  这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一致。而这两个重点涉及诸多重要改革,如医保个人账户的调整、个人与企业缴费责任的再平衡、医保待遇清单制度、社保与商保的定位等。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对第一财经表示,全民医保“十四五”规划的最核心的内容是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有效合理地进行市场和政府的分工。同时,省级统筹、重大疾病保险以及发展商业保险等也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

  老龄化倒逼筹资机制改革

  《建议》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廖藏宜对第一财经表示,在这些改革中,医保筹资制度改革尤其重要。国家医保局之所以被称为“超级医保局”,是因为它管着14亿国民的“救命钱”,那筹多少、怎么筹才能给国民有获得感的看病体验,是医保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筹资机制建立好后,才涉及后面的支付、监督、管理等问题。

  在医保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医保筹资存在制度性缺陷。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日前就“十四五”期间医保制度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撰文指出,当前医保主体各方权责不清晰,导致基本医疗保险筹资责任日益失衡。

  郑功成认为,我国选择的是大多数国家采取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其国际惯例是筹资责任通常采取劳资双方各负一半的做法,但我国迄今仍未确立明晰的责任分担比例,致使筹资责任在主体各方中日益失衡。

  以职工医疗保险为例,现行制度下的单位缴费率为6%、个人为2%,但实际上一些地区的单位缴费率更高,在单位缴费中还有30%划入个人账户,从而实质上体现为单位或雇主责任;在居民医疗保险中,2003年确立的政府补贴与个人缴费之比是2∶1,现在普遍变成了3∶1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达到15∶1。

  人口老龄化也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郑功成表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一直延续着退休人员不缴费政策,而退休人员从医疗保险基金中支出的医疗费用却是在岗职工的3倍甚至更高,导致了责任错位,给医保筹资和待遇支付带来了巨大挑战。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也曾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我国的医保费率已经到顶了,我国不像西方,他们医保每交一分钱,都是企业一半、个人一半,我们还是国企文化,社保缴费还是企业为主,而现在也不能再给企业增加负担了。

  郑功成建议在“十四五”期间稳步迈向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筹资责任分担均衡化,在职工医疗保险中,宜参照国际惯例,以单位与职工各负担50%的缴费为目标,使单位与职工筹资负担比由目前的3∶1调整到“十四五”末的2∶1。此外,还应当适时废止退休人员不缴费的规则,推行退休人员继续缴费参保的政策。

  廖藏宜认为,还应该考虑医保整体筹资水平是否合理的问题。在现行医保统筹状态下,一定是要建立动态的费率调整机制。这个调整机制除了考虑当前的基金结余情况,还要关联老龄化进度、疾病谱变化等,做到筹资有保障。但同时也要处理好“基本保障”“合理保障”和“企业负担”这些关系。


原文链接:https://dy.163.com/article/FRAK1P8T0519D4UH.html


上一篇:亚马逊再陷“工作环境门” 被解雇员工称新... 下一篇:远道探望父母后回家 途中遭遇车祸非工伤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