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年休假,别蹭“五一”热度

2020-04-23 来源:东方网
年休假
  

u=3600329421,1263503996&fm=26&gp=0.jpg


  2020年五一假期可连休5天,这是大小长假政策实施多年来的首次。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披露,今年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携程发布的报告据此预计,“五一”出游人数预计将达到清明的2倍以上,今年将出现首个真正的旅游小高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应对疫情影响,尽快恢复旅游业复苏,近期,河南、四川、浙江、黑龙江、新疆等省区市提出落实“带薪休假”。(4月22日中国新闻网)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春节假期延长,人员流动管控,大量线下实体店,按下“暂停键”,商家和消费者心头,都罩上一层雾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大力推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景区更是“五一”小长假翻身。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或有超9000万人次出游。多地也借势发力,提出落实“带薪休假”。特别是,四川明确提出,鼓励带薪休假与“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小长假连休,打造新的黄金周。

  然而,对于在“五一”落实带薪休假,鼓励带薪休假与“五一”连休,所谓打造新的黄金周,笔者持有不同意见。去年12月,国务院及发改委等部门分别出台意见,加大力度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推动错峰出行,促进旅游消费。同时,各地出台针对性更强、更细、更实的政策措施,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倡导“错峰休假”,也是对过去“集中式”休假的一种反思。如此语境下,鼓励带薪休假与“五一”连休,打造新的黄金周,显然同“推动错峰出行”要求相悖。更何况,目前疫情尚未结束,为防止游客在景区扎堆聚集,也不适宜在“五一”落实带薪休假。

  不可否认,黄金周制度实行初期,曾给从未享受过长假的国人,带来了短暂的惊喜。“集中式”休假,也催生了“井喷式”消费热潮,拉动交通、餐饮、商业和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但短时间内数以亿计的人员无序流动,使宾馆、餐饮、交通、治安等方面出现集中短缺现象。不仅火车票“一票难求”,高速、景区拥堵不堪,而且住宿、景点门票等不同程度涨价,增加了百姓的休闲成本。试想,如果鼓励带薪休假与“五一”等小长假连休,又会导致“集中式”休假、“井喷式”消费。

  问题是,黄金周的拥堵,挪假的折腾,让人苦不堪言。可以说,如今人们对黄金周,怀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在享受假日福利带来愉悦的同时,“黄金苦旅”也令他们望而生畏,无疑降低了国人的休闲质量。换言之,人们在肯定黄金周意义的同时,也呼吁对现行的放假安排,进行合理调整,建立更加科学化、多元化、个性化和人本化的休假制度。基于此,有关部门不得不“忍痛割爱”,取消了“五一”黄金周,仅保留了“十一”黄金周,并鼓励“错峰休假”。

  可见,带薪年休假,最好别去凑“五一”的热闹。这就要求,各地应合理调整带薪假政策,允许假期跨年度“零存整取”,让带薪年假富有“弹性”,分流和缓解“集中式”休假,带来的资源和空间紧张,充分保障公民的休假自主权。同时,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未休带薪年假,用人企业应及时足额兑付3倍工资补偿;再者,企业未执行带薪休假制度,应严厉查处。特别是,全社会要关心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认真执行好这个法定假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劳资关系融合和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满意度。


原文链接:http://pinglun.eastday.com/p/20200423/u1ai20493630.html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2月以来为5.1万户纳税人办理... 下一篇:申领养老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各担其责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