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工补贴4000、中级工补贴6000、高级工补贴8000!上海这项制度已培养学徒8683人

2019-12-05 来源:劳动观察
上海市 学徒制
  

e6e777f3-baf5-4116-b8e2-2567275a8d94.jpg


  技能人才招不到、找不到、挖不到?那么,企业为什么不愿自己培养?

  解决这样的矛盾,上海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企业新型学徒制。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

  12月4日,记者采访获悉,上海已将学徒制补贴标准上限提高到每年8000元/人,补贴条件上也向新录用人员倾斜。只要企业符合条件,就能可给予100%补贴。实行3年以来,本市已培养学徒8683人,其中新录用人员5118人。

  培养学徒“超指标”

  2016年,上海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先后认定了三批共65家试点单位,开展121个培养项目,当时计划培养学徒7000余人。事实上,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0月,上海已培养学徒8683人,其中新录用人员5118人。

  2016-2018年,在上海的试点单位中,有东航、宝钢两家央企;申通等市属国企12家;张江、临港等园区、行业协会27家;民营外企23家;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1家。在2018年的第三批试点单位中,民营外资异军突起成为主力,占比高达42%,表明学徒制试点政策越来越受到民营外资企业的青睐。

  2019年,上海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后,市区两级共同开展学徒制企业和培养项目认定工作,目前沪上参与学徒制的企业数百余家,培养项目近200个。

  试点覆盖多个工种

  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瞄准企业技能岗位,注重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从业人员,这是上海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特点。

  目前,本市的试点项目涵盖装备制造、交通物流、信息技术、公共安全运行、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职业工种,既有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芯片制造、光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等项目,又有提升超大城市精细管理效能所需的电梯安装维修、隧道施工等项目,也有保障民生紧缺急需的养老护理服务等项目。

  例如,申通集团将学徒制培养项目融入相应工种上岗证培训体系;隧道公司为学徒制定了阶段递进考核制度;民营企业企顺公司制定了带徒津贴和师徒双奖激励政策;燃气协会颁发学徒培养经历证明并与会员单位薪酬体系挂钩。

  学徒制政策推出后广受企业欢迎。不少企业普遍反映,这一举措回应了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急难愁问题,也缓解了新形势下招工难、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减轻了企业学徒培养的成本负担,解决了培训内容和岗位需要的脱节问题,促进了企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制度。

  “出师”就能给补贴

  如何给企业更多动力?新型学徒制规定,只要培训人才“出师”,企业就能获得丰厚的补贴福利。

  根据市人社局出台的政策,对企业培养新招用人员,培训达到初级工水平的每人每年补贴4000元,中级工每人每年补贴6000元,高级工每人每年补贴80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对转岗人员,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培训后经考核鉴定取得相应评价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并经实施单位评价合格的,按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培训后经考核鉴定未能取得相应证书的,但实施单位评价合格的,按补贴标准的50%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若学徒培养项目配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根据学徒培养计划经评审确定的参照等级和上述补贴比例予以补贴。对参加学徒培训的就业困难人员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本市相关政策给予社保补贴。

  按照目标,到2020年底,上海市力争每年培养1万名学徒,其中新招用人员不少于50%。


原文链接:http://www.51ldb.com/shsldb/zc/content/0091c54da576c001c8a46c92bf95ed90.html


上一篇:根治欠薪!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保障农民工工... 下一篇:浙江80后男子性别重置手术后被公司辞退 公...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