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从事养老护理员职业又少了一道槛。据10月16日民政部官网消息,近日人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放宽了养老护理员入职条件,如规定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同志介绍,此举是为破解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瓶颈,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养老护理员队伍。
据介绍,民政部和人社部还将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从事养老护理员“无学历要求”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近2.5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4000万,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庞大。
与此同时,养老护理员却成为人才紧缺职业。据测算,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需求约为1300万,而实际从业人员却不到30万,缺口巨大,养老机构普遍面临养老护理员难招难留的难题。
为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2019年版《标准》在2011年版本的基础上,重点修改了多项内容,其中就包括放宽养老护理员入职条件。
据了解,旧版本对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要求较高,要满足“初中毕业”,而新版本则将其调整为“无学历要求”。
同时,新《标准》将五级/初级工申报条件由“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调整为“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明确未取得小学毕业证书的考生,理论知识考试可采用口试的方式,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在降低门槛的同时,新《标准》为适应养老新形势,也增加了对养老护理员的技能要求,如在各职业等级中新增养老护理员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应具备的技能要求、在“基础知识”中新增“消防安全”内容、将“失智照护”分层次纳入各职业等级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新增“能力评估”和“质量管理”等两项职业技能等。
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时间更短,速度更快
养老护理员因为要与老年人打交道、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其职业吸引力一直不够。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完善养老护理员的成长阶梯,使职业发展道路更清晰,从而更体面地就业。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旧版本《标准》中,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为四个,而新《标准》则由四个增至五个,新增“一级/高级技师”等级,明确了康复服务、照护评估、质量管理、培训指导等,拓宽了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空间。
新《标准》对申报条件进行了较大调整,增加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申报条件,规定中职中专毕业生可直接申报四级/中级工。
更值得关注的是,修改后的《标准》也缩短了职业技能等级的晋升时间,缩短了1至2年不等,这意味着晋升速度更快,养老护理人才层次提升更快。
具体规定为,申报五级/初级工的从业时间由原来的2年缩短为1年;取得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申报四级/中级的,由5年调整为4年;取得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申报三级/高级工的,由4年缩减为2年;取得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申报二级/技师的,由5年减少为4年。
2022年底前培养200万养老护理员
新《标准》发布实施之后,民政部表示还将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此外还要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该行动具体如何实施?养老服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指导各地将养老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先领域,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养老服务类培训规模,支持养老机构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鼓励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还将加大培训的资金支持,将养老护理员培训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重要内容,落实相关补贴政策。
该负责人介绍,民政部将建设全国养老护理员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统,实现养老护理员从业经历可记录、可查询、可追溯,“让守信的护理员一路畅通,让失信的护理员寸步难行”。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同志介绍,人社部将会同民政部组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并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完善薪酬待遇机制,“促进养老护理员的技能等级和收入水平同步提升”。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347483109_16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