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欠薪是引发劳动争议最主要诱因

2019-07-31 来源:南方工报
劳动争议 深圳市
  

timg - 2019-07-31T170633.455.jpg


  《深圳劳动关系发展报告》自2007年首份发布后广受好评,至今连续发布了13份

  南方工报讯 (全媒体记者马大为)近日,《深圳劳动关系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总工会和深圳大学联合推出,以蓝皮书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报告》指出,欠薪是引发劳动争议的最主要诱因,深圳劳动关系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劳资纠纷预防化解处置,推进劳资纠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证金等欠薪治理工作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欠薪问题的源头治理。


  超九成集体争议案件

  涉工资诉求


  《报告》公布了2018年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基本情况。2018年深圳市各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9964件,涉及72726人,同比均增长29%,案件总量为2009年以来新高。其中,10人以上集体争议案件1288件,涉及33626人,同比分别增长41%和31%。同期,全市各仲裁机构办结案件38575件,同比增长22%,全市累计结案率90.93%。

  相较于2017年部分区域仲裁案件增长较快的特点,2018年深圳市劳动争议案件出现全面回升。案件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从案件诉求看,欠薪是引发劳动争议的最主要诱因。2018年,深圳市有60.8%的仲裁案件涉及正常工作时间工资诉求,18.8%涉及加班工资诉求,超九成集体争议案件涉及工资诉求。其次是因企业转型、搬迁或以欠薪为由被迫解除等问题引发的经济补偿或赔偿争议。全年深圳市有52.3%的仲裁案件涉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赔偿)诉求。除此之外,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年休假工资及工伤待遇也是争议的热点问题。


  推进“E仲裁信息化体系”建设


  《报告》提出,要深化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强劳资纠纷预防化解处置,切实推进劳资纠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证金等欠薪治理工作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欠薪问题的源头治理。推进“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E仲裁信息化体系”建设,实现业务网上办理、流程全面覆盖、数据互通共享、系统辅助办案的“智能仲裁”。优化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完善以产业用人需求为核心的普惠制培训补贴制度,对企业设立的技能人才培养载体予以资助。持续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工作,逐步在全市医院推广。重视网上工会建设,加快服务模式的转型和创新,适应新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


  建议扩大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


  在社保降费方面,《报告》建议,扩大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根据测算,深圳市灵活就业人员超过百万人,解决这部分人的社保降费意义重大。具体而言,一是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区分开来,让符合参加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参加相应社保。二是划拨市属国企部分股权充实社保基金,在保证社保基金盈余的基础上同时适当提高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政府补贴标准。三是严格保险费率标准的制定。(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原文链接:http://www.grzx.com.cn/news/yw/201907/t20190731_1009513.htm


上一篇:今年年底前,江苏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合并实... 下一篇:教育部:加强和规范高校实习管理,进一步提...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