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鼓励员工下班后"搞副业"这些老板打的什么算盘?

2019-03-12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人力资源 日本
  

amj2-hufnxfm4370538.jpg


  既想自己当老板,又不舍得放弃大公司的工作,该怎么办?

  在东京银座,有这样一位日料店老板,白天穿西装做上班族、晚上换上围裙打理自己的店铺。

  实际上,允许公司职员从事副业的日本企业正越来越多。


  日本上班族的“双面人生”


  据央视财经《国际财经报道》,42岁的冈田壮右是东京一家电子零部件企业的员工,傍晚6点下班后,他既没有直接回家,也不像其他日本上班族一样约上同事出去喝酒,而是来到位于银座,也离上班地点不远的一家日本料理店,脱下西服、换上围裙,招呼起了店里的客人。

  冈田是这家主营寿司的日料店的老板。尽管店面不大,但每天都有许多老主顾光临。

  日本某企业员工兼某餐厅经营者冈田壮右:刚才那份清烤康吉鳗鱼味道怎么样?(顾客:我每次都点,每次都吃不厌。)冈田壮右:真是太感谢了。

  这是冈田家祖辈经营的一家寿司店,2010年由冈田开始接手,算是继承了祖业。但他并没有辞掉白天的工作,把餐厅的生意当成了副业。只要没有出差或加班,冈田几乎每天下了班都会到店里来照料生意。打烊后,他和餐厅员工一起打扫卫生,一直要忙到晚上11点才回家。

  每周六,他也会全天到店里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已经持续了9年,虽然有些辛苦,冈田却乐此不疲。

  幸运的是,冈田经营餐厅的这份副业,也得到了自己所就职的公司的支持。许多同事也经常来店里吃饭、聚餐。

  冈田说,尽管多数日本企业仍然禁止员工从事副业,但他觉得只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副业不但不会影响本职工作,还能激发自身的正能量。


  为什么要允许员工搞副业?


  在日本,企业曾长期禁止员工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副业。而近年来,像冈田所在的那家企业一样,部分日本公司逐渐解除了不许员工从事副业的禁令。

  据《日本经济新闻》此前报道,柯尼卡美能达、软银等企业于早在2017年,就相继开始允许员工从事副业。

  在日本的人才流动性与海外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对日本经济和企业而言,通过副业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力有助于有效利用人才。

  据央视财经报道,视频中这家总部位于东京的信息技术公司,是日本较早允许员工从事副业的企业之一,大约500名员工中有30%拥有第二职业,他们白天从事信息技术工作,业余时间摇身变为编辑、乐手、讲师等等。

  今年26岁的秋山耀平在该公司市场部门工作,由于会说多种外语,他把自己学习语言的经历分享到网络上,获得了不少关注,有的阅读量甚至超过1亿次,还有不少相关书籍出版。

  日本才望子有限公司员工秋山耀平:对于想尝试各种梦想的人,公司的态度很宽容,尊重员工的追求,这样的企业文化使我兼顾了本职和爱好,不会感到任何负担。

  除了允许员工从事副业外,这家公司还接纳其他企业职员来这里兼职。记者采访时在一间会议室里看到,一位远在外地的员工正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参加小组讨论,这里的工作是他的副业。

  企业负责人表示,引入副业制度不但有助于激发内部创新、增进企业活力,还能最大限度地招贤纳士,降低人才流失,稳定了企业的经营基础。2005年,其公司的离职率高达28%,相当于一年有1/4的人跳槽,现在离职率已降到4%左右。

  少子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无疑是日本企业逐步为副业松绑的两大背景。《日本经济新闻》称,

  员工从事副业可获得仅靠主业难以获得的经验和人才,各家公司希望借此提高员工的能力,并提升士气。此外,在工资上涨速度放缓的背景下,从事副业可增加员工的收入。老龄阶层在制定退休后的人生计划的基础上发展副业的情况或将增多。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日本厚生劳动省此前发布的2018年1─11月的实质工资数据中,有五个月属同比正增长。但日本民间的瑞穗综合研究所的独立调查却显示,在同一期间,日本的实质工资其实有八个月均为同比负增长。


  日本“副业族”仍是少数


  作为工作方式改革的一环,日本政府从2018年开始推动企业解禁副业,其厚生劳动省从“示范工作规则”(《モデル就業規則》)中删除了对副业的禁令,并提出了“促进副业和副业工作的指导方针”(《副業?兼業の促進に関するガイドライン》)。

  这一年,被日本媒体称作“副业解禁元年”。

  有日本网站按照行业类别,对允许从事副业的日本企业进行梳理

  不过,仍有许多公司担忧副业会影响员工的本职工作,副业制度的大面积推广,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欧美国家,从事副业较为普遍。据统计,在美国约有4400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3成)有着主业之外的作为自由职业的收入来源。

  而在日本,拥有副业的人所占比例就小得多。RecruitCareer2017年汇总的企业调查(1150家企业作出回答)显示,77%的企业不允许员工从事副业。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经团连”会长当时也表示“不会提倡(引入副业制度)”,持谨慎态度。

  即便如今已来到“副业解禁”的第二年,《日本经济新闻》上月的一则报道援引民间调查称,仍有超过70%的公司禁止从事副业。

  有分析称,这主要受制于日本企业的“雇佣形态”。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

  在修订后的“示范工作规则”中,新增的第67条写明“按照规定事先向公司提出申请”,便“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从事其他公司的业务”。但如果出现了“影响(向主业公司)提供劳务”、“泄露企业秘密”、“有损害公司名誉和信用的行为、破坏信赖关系的行为”以及“因竞争而损害企业利益”等情况,公司又有权限制员工从事副业。

  问题在于,与美国企业向员工提供相对明晰的“岗位描述”(JobDescription)不同,日本企业对职务的描述通常更加暧昧,使得主业和副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一方面,如果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容易量化的,则分配给工作的时间也更好估计,这样就更好界定什么样的副业不会“影响(向主业公司)提供劳务”。

  另一方面,只有清晰定义了员工应该做的事,才能明确判断“因竞争而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即更好地界定什么是“竞业”。


原文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3-12/doc-ihsxncvh1906724.shtml


上一篇:赴病故职工追悼会的途中遇车祸死亡 能否认... 下一篇:起亚或关闭在华首家工厂:韩系品牌的竞争优...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