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今起实施规定:陕企业需与员工协商最低工资、加班工资等

2019-03-01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集体协商 陕西省
  

timg (87).jpg


  2月28日上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华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陕西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经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于2018年11月30日通过,自2019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将协商最低工资、加班工资等


  条例称,工资集体协商,指职工方与企业方就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依法进行商谈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行为。

  协商代表如何约定?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方、职工方协商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一方至少三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协商代表具体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双方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作为本方代表,但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一,首席代表应当从本企业内产生。”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有哪些呢?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工资的分配方案、标准和分配形式;最低工资、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奖金;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调整幅度;计时工资、计件单价、劳动定额等标准;试用期和病事假以及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待遇;工资、生活费支付方式。”


  应当参考年度企业工资指导价位等


  协商工资水平应当参考什么因素?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和职工工资水平;企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年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当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地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中,本企业或者本区域、本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应当不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方与职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如违反相关条例

  降低诚信等级


  条例规定,如违反条例相关规定,将由县级以上人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降低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并取消其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资格,企业负责人不得参加劳动模范等先进称号评选。

  此外,如企业方拒不提供与协商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如实提供与协商有关的资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华商报记者任婷


原文链接:http://news.xiancn.com/content/2019-03/01/content_3427770.htm


上一篇:四部门为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减税 明确适用方... 下一篇:广东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出通知 技能...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