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工厂都向智能化转型,引进大量工业机器人,相应的产业工人却十分匮乏。近日,由无锡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锡高新区工商业联合会、无锡市软件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服务进社区活动”正式启动,第一站来到旺庄街道春潮花园第三社区,给在这里居住生活的职工带来相关资讯、培训服务。
“在当前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关注的不仅是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级,企业用工也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无锡市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段涛表示,在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下,工人所做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手工劳动,而是人机交互,通过后台操控机器完成产品制作。此外,即便制造流程不再需要工人参与,但也需要人工调试安装生产线,需要人工对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编程,需要人工定期维护机器人设备。“现在,很多制造企业都喊缺人,最缺的其实是机器人相关技术人员,机器人技师、机器人工程师等高级技术工人更是‘一师难求’。”
无锡软件行业协会做过初步的统计,按照一台工业机器人需要3-5名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员计算,在无锡相关产业工人的缺口约达十万人,其中由于焊接机器人的大范围应用,相关的工人尤为缺乏。“机器人产业工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操作工,会操作机器人;高一级的是应用工,能进行机器调试、维保;更高级的是集成人才,包括安装在内的什么都会。”段涛介绍,之前普通的一线工人月工资约4000元,而如果掌握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薪资水平会有大幅度提升,基本在一倍以上,而集成人才更能拿到30万元以上的年薪。
没有专业技能人才储备的智能化改造是行不通的,这也是开展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服务进社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此次提升活动为广大产业工人提供相关培训,包括操作、应用、集成三类人员,机器人操作工适合零基础的人员,平均两周时间即可完成培训;而应用工人则需要有一定基础的人员,平均培训时间为一个月,而集成人才平均培训时间要达到两三个月。接下来,系列活动还将走进高新区多个产业工人相对集中的社区,想了解相关情况的不妨留意下社区通知。(王晶)
原文链接:
http://www.wxrb.com/news/mszx/201811/t20181111_14359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