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把今年1月开始的国会例行会议定义为“劳动方式改革”国会,准备向国会提交8部劳动相关法律修正案,其中设置加班时间上限、实现“同工同酬”、设立“高度专业制度”及扩大裁量劳动制被称为上述法案的四大支柱。
尽管日本政府原本计划在本届国会通过相关法案,但因为法律的修改涉及劳资双方的利益,扩大裁量劳动制在国会遭到在野党的反对,加上日本政府在国会答辩中采用了错误统计数据,引起强烈反弹,导致相关法律修改在国会搁浅。
遭激烈反对法案搁浅
日本政府之所以推行“劳动方式改革”,是着眼于少子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严峻形势,希望通过“劳动方式改革”扩大劳动人口、增加社会出生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日本政府准备向国会提交的“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由8部劳动相关法律修正案构成,包括劳动基准法修正案、雇用对策法修正案、劳动安全卫生法修正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和劳动者派遣法修正案等。
其中,设置加班时间上限以消除过劳死、实现“同工同酬”以消除正式工与非正式员工间不合理待遇差距、设立“高度专业制度”以消除部分年薪在1075万日元以上专门高技术职业工作时间限制,以及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以丰富工作方式等,成为各项法律修正案核心内容。
3月1日,在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的讨论在国会受阻后,安倍在参院预算委员会上无奈宣布,将从计划向本届国会提交的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中删除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的内容。关于在野党继续强烈反对的设立“高度专业制度”使部分专门职业不受工作时间限制的部分,安倍强调称将按计划写入法案。
裁量劳动制指不以实际工作时间为标准,而以劳资双方事先商定的“认同劳动时间”作为支付工资和加班费标准,目前该制度主要适用于产品技术开发、计算机网络处理系统设计、新闻出版及服饰、家装、广告设计等职业。日本政府主张,扩大裁量劳动制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朝九晚五”式工作方式,便于企业为员工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时间选择,有利于扩大女性、老人参加工作。
对此,日本在野党和劳动团体认为,该制度将造成员工长时间劳动的问题,将会在事实上助长企业盘剥员工劳动力的问题。
因为在野党和民众的反对,加上此前安倍晋三在国会为扩大裁量劳动制辩护时,不慎引用了厚生劳动省提供的不恰当调查数据,遭遇到激烈反对,安倍最终不得不从准备向国会提交的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中删除了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的内容。对日本政府而言,这无疑是推动“劳动方式改革”所遭遇的一次重创。
被讽“过劳死促进法”
日本政府推动“劳动方式改革”的大背景是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正以大于总人口下降速度而快速减少的严峻现实。在此背景下,日本的生产力和国力都将大幅萎缩。
为避免或者减缓这种局面的出现,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改革实现扩大劳动人口、增加社会出生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
在日本政府提出的“劳动方式改革”四项课题中,前两项设置加班时间上限、实现“同工同酬”受到了在野党和劳动团体的欢迎,认为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日本社会长期存在的“过劳死”问题,并可能起到改善占全体在职人员约四成的非正式员工待遇的作用,纠正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对于后两项设立“高度专业制度”和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的改革内容,尽管各主要经济团体持欢迎态度,认为有助于企业灵活用工,提高员工单位生产率,但在野党和劳动团体则认为,这将导致企业不受约束地要求员工加班的问题,有在野党议员甚至将之称为“过劳死促进法”。
劳资双方激烈博弈
在安倍决定从准备向国会提交的“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中删除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的内容后,日本最重要的三个经济团体——日本商工会议所、经团联和经济同友会均表达了失望。
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三村明夫3月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非常遗憾,我们的理解是政府将在充分调查裁量劳动制的实际情况后会再次提交法案,希望能够早日实现”。三村同时为裁量劳动制站台,指出在引进该制度后,劳动者可以选择符合自己生活模式的工作方式,企业也可向员工提供多种工作方式选项。经团联会长榊原定征表示,“裁量劳动制原本被期望于增加灵活且多样的工作方式选择,(放弃扩大裁量劳动制)让人遗憾。”
对于日本政府的决定,在野党和劳动团体表示欢迎,进而要求删除“高度专业制度”的内容。民进党党首大塚耕平表示,对法案中包括的设置加班时间上限及引进“同工同酬”以消除正式工与非正式员工间不合理待遇差距的问题表示赞成,“如果能够放弃高度专业制度,我们将非常积极地回应法案审议”。
从“劳动方式改革”的四项核心内容看,设置加班时间上限、实现“同工同酬”是在野党和劳动团体要求的内容,而设立“高度专业制度”和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则是经济界的要求,在日本政府决定删除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后,经济界的反对也在意料之中。
日本政府计划近期向国会提交删除了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的“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为加快法案审议,法案将以8部法律修正案打包的方式提交、审议。另一方面,在野党将在“高度专业制度”上继续要求日本政府作出修改,并称如果不作出修改,将无法接受法案,并以此要求政府放弃向本届国会提交相关法案。
下一步,双方将围绕“高度专业制度”改革展开激烈攻防战,预计日本政府主导的“劳动方式改革”道路并不平坦。
原文链接: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8-03/10/c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