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长:应引进高素质高技能外籍员工

2018-01-24 来源:中国侨网
新加坡 外籍员工 就业
  

7.jpg


  中国侨网1月2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Ravi Menon)认为,新加坡应该引进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外籍员工,但重点不单是为了满足新加坡企业的需求,而是希望他们能协助增加国人的就业和加薪机会。


  他1月22日在“新加坡透视”(Singapore Perspectives)论坛上,针对新加坡如何在社会老龄化的冲击下保持经济增长演讲时说,新加坡的劳动力增长速度严重放缓,若要完全以外籍员工来解决是行不通的。尽管如此,新加坡仍应该引进一定数量的移民来填补人口,扩大人力资源。


  孟文能说,新加坡可根据经济周期、发展情况和机会,调整外籍员工的比率。


  他也呼吁人们换个角度看待引进外籍劳动力的做法。


  “关键不在于企业需要多少外籍员工或社会能容纳多少人,而是在于要引进多少人以及要哪种外籍员工,才能充分增加新加坡人的就业和加薪机会。外籍员工和本地劳动力是相辅相成的。”


  他认为,拥有高技能的外籍员工,对新加坡经济发展有利。


  据人力部统计,过去10年来,持有工作准证的外籍员工占比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至54%,但S准证和就业准证持有者的占比则从16%上升至27%。


  孟文能说:“我们必须让这个趋势持续下去,因为我们正往高增值、精深技能的经济转型,并广泛使用数码科技。”


  除了外籍员工,本地劳动力的高教育水平,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拥有中学以下教育程度的本地居民占45%,大学毕业的只有12%。到了2016年,情况出现巨大转变,中学以下教育水平的居民减少至29%,大学毕业生增加超过一倍至29%。


  他认为,教育水平越高,劳动队伍就能从事更复杂的工作,使用科技的能力也更高。


  “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比也许不会猛增,但拥有中学、中学后、专业文凭及专业证书的人,还有许多升学的空间。提高学历后,他们在改变许多工作的性质时将游刃有余,还能提高工作水准和素质,这些行业的生产力和薪金也将相应上升。”


  另一项经济推动力是新加坡的普通员工(rank and file)。孟文能认为,有必要让普通员工更专业化,扩大他们的技能范围,学习利用科技,同时改善公司运作程序,以达到提高产出素质的目的。生产力提高,这些员工也可能获得更高薪酬。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qw.com/m/hqhr/2018/01-24/176437.shtml

上一篇:联合国:2018年全球失业率将下降 劳工仍普... 下一篇:外媒:标致雪铁龙法国裁员计划获工会支持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