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爸妈去“上班”——上海试点“职工亲子工作室”缓解劳动者后顾之忧

2017-05-02 来源:新华网
工会 上海市
  

  新华社上海5月1日电(记者陈爱平)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许,2岁半的吴瑞跟着妈妈张译来到上海市长宁区的“携程亲子中心”。保健医生为吴瑞做好晨检后,吴瑞告别妈妈进入到自己所在的“云朵班”,而张译则步行至对面的写字楼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年纪较小的儿童与工作人员一起唱歌做游戏。陈爱平摄

年纪较小的儿童与工作人员一起唱歌做游戏。陈爱平摄


  年纪较小的儿童与工作人员一起唱歌做游戏。陈爱平摄

  张译一家住在上海浦东地区,作为携程旅行网研发中心的技术员,她每天上班路上就需要1个多小时。女儿进幼儿园前如何安置,是张译最大的心病。


  “收费只是一方面。上海普遍的托班往往下午3、4点就放学了;上班时间还得跟家里老人沟通接送,孩子没到家整颗心都不安。”张译说,而在公司的亲子中心,孩子们可以待到父母下班时;托育服务价格也较为合理。“每天下午累趴的时候,看到亲子中心微信群传来的孩子们吃饭、玩耍的照片和视频,就是最大的安慰。”


  今年3月,上海市总工会推出“职工亲子工作室”,在职工需求集中且有条件的企业、园区、楼宇等单位开展职工子女的晚托、暑托、寒托等各类形式的托育服务,首批试点单位12家。这家由携程旅行网联合上海市长宁区妇女联合会、第三方机构设立的“亲子中心”,就是试点单位之一。


  据携程亲子中心负责人钱堃介绍,2016年4月中心开始运营,为公司内部员工提供1.5-3岁婴幼儿日间照料、3-6岁幼儿临时托管、小学生晚托等服务。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半,亲子中心这样的运营时间需要中心的工作人员“轮班倒”;给孩子们提供的午餐、晚餐由携程公司食堂单独烹制。


  “托育是青年工作者普遍的刚需,目前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分为4个‘班’,不久后会再增设一个。到了寒暑假,不少员工希望把已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也托过来,最大的孩子已经上小学3年级。”钱堃说,截至今年3月初,亲子中心已经为超过一万人次的宝宝提供服务。有100名儿童报名今年3月份开始的新一轮托育服务,报名家长中65%是女性员工,35%是男性员工。


  2016年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社科院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上海户籍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中有80%不愿生育第二个孩子,主要原因就是“没人带”。幼儿托育问题,是受访职工特别是女职工们普遍的“痛点”。职工亲子工作室,无疑是缓解劳动者后顾之忧的新尝试。


  记者了解到,上海计划,“职工亲子工作室”年内将扩展到50家,并在12家试点工作室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一系列的标准。


原文链接: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7/0501/16/32222302.shtml

上一篇:陕西:鼓励效益好单位多安排残疾人就业 下一篇: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4%以下 就业指标中的“...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