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发布《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

2014/11/24 12:4 来源:劳动法苑
就业 劳动力市场
  
  新华网北京频道11月23日电(李江涛、葛志强)北京师范大学22日发布的《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应缩短劳动时间。
  《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指出,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进程中,中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呈现八大特征:虽然工时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加班现象仍然严重;过度劳动伴随工时闲置;男性“长工时与女性家庭“第二轮班并存;城乡劳动者工作时间差异大;特大城市劳动者上下班时间长;雇主比雇员工作时间长;中国人假期时间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过度劳动所导致的劳动者职业病和过劳死现象比较突出。
  报告主持人、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表示,研究发现,我国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过半数行业每周要加班4小时以上。从城镇数据来看,除农林牧渔业外,所有行业的周工时均超过40小时。
  另外,大多数行业的周加班时间(按标准工时40小时计算)在3至5小时间,超过50%的行业的平均周工时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无特殊需求企业应遵守的最高工时限制44小时。
  赖德胜等人认为,缩短工作时间除了有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外,还有利于促进就业数量的扩大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激励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而且闲暇时间的增加能潜在地促进创新的发生。
  专家指出,要解决当前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关键,良好的制度设计是基础,适当差异化的工时设计是手段,基于新技术建立的工时协商机制是途径,政府宏观协助是保障。制定一个良好的工时制度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在不违背市场基本运行规律的前提下,组合运用各种手段。(完)

转载自网络,原文地址: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4-11/23/c_1113364541.htm
上一篇:江苏灌云国税局干部职工因工资太低拉横幅维... 下一篇:宁波:后年3月前劳务派遣工不能超10%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