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工作”策略显效
二线城市岗位激增
根据统计,2017年春节后一周招聘量最大的前十大城市平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和去年同期相比,用人需求最大的前十个城市与去年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二线的主要城市用人需求大幅上升,其中武汉的招聘职位达到23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9.8%,成都的招聘需求也同比增长了55.3%。一线城市中,深圳和广州的需求增长都在40%以上,上海和北京的增幅较小,稳定在10%上下。
据分析,由于一线城市竞争激烈,发展空间趋于饱和,用人成本居高不下,各行业的企业纷纷转战二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用人需求激增。另一方面,不少曾在北上广深有数年工作经历的求职者选择在武汉、杭州、西安等城市寻找更好的职业机会,他们凭借在一线城市的工作履历,在二三线城市企业用人之时可以谋得更高职位和收入,也可以更靠近自己的家乡。与此同时,不少人有感于一线城市工作的生活成本压力和有限的职业空间,选择在离家更近的二三线城市自创事业,为自己打工,这也带来大量的用人需求。
鉴于一线和二三线城市的收入差异缩小,雇主的用人缺口主要集中在一线岗位,不少大型企业适时打出“回家工作”的策略,调动内部的员工去家乡或者离家乡近的企业分支工作。数据显示,目前用人需求和人才流向主要还是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经济活力不足的二三线城市仍然遇冷。
制造业重构迎来第二春
人才持续高速流动
从行业上分析,有数据统计显示,受人才高流动的影响,春节后计算机软件、房地产开发和教育培训三大行业的岗位空缺快速增加,增幅分别达到了57.2%、50.1%和49.5%。这些行业中,很多雇主预计到节后员工的大量跳槽,春节前已经启动了招聘计划,用人的区域也以经济发达的一线和二线城市为主。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零配件行业今年重新回到招聘量前十的行业,上一次位列Top10行业是2014年,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用人需求也上涨了43.0%,经历了数年的低迷局面,这两大行业出现复苏迹象。汽车和零配件行业希冀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下,开创出新一轮的蓬勃市场。同样,虽然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增长有限,但是物联网、可穿戴技术等开发和应用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发展,以及资本的重新青睐,促使了人才需求的扩张。加之这两大行业过去几年增长缓慢,其中大多数雇主已经完成了人员调整,此刻正是吸纳新员工的时候,但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支持类岗位缺人
“留人”成雇主核心问题
具体到职能岗位,和往年的同期一样,销售和销售管理岗位出现了大量的缺口,覆盖到各行各业和各区域。销售人员的招聘量达到68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8%。但出人意料的是财务、行政和人力资源等支持类岗位的招聘量大幅增加,分别达到39.2%、33.6%和37.9%,而2016年这三类岗位在春节后第一周招聘量的增幅分别为2.3%、8.6%和5.6%。
对求职者的调查发现,年轻的员工对个人前途、工作的意义和幸福感的思考超过了以往,对按部就班、重要性不高的工作越来越显得缺乏耐心,渴望有与众不同的职业体验或者能够快速积累财富。即使现有的雇主和工作有一定的竞争力,不少人还是愿意“换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创业闯荡。
与此同时,2016年高得咋舌的房价和租房价格对人才流动产生了较大影响。让不少异地工作的无房者感到气馁,收入的增长根本追赶不上买房和租房价格的上涨,在一线城市努力拼搏的1万元月薪可能比不上在二三线城市5000/6000元月薪带来的稳定和轻松,不少求职者宁可离开高压的、收入增长有限的“体面”工作,转向更自在、自己喜欢的工作,导致很多雇主无论是核心岗位还是支持岗位都出现较大的员工流动和用人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