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会劳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2015/6/24 14:35
丨
来源:劳动法苑
劳动保护进企业到岗位在身边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深刻变化和调整,本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日前,为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更有力地维护好广大职工生命权、健康权,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上海市总工会制定了《上海工会劳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明确将以“12355为重点,制定、实施工会劳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使劳动保护工作“进企业、到岗位、在身边。
行动计划以“12355为重点
《计划》明确,要以“12355为重点,全面实施工会劳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
“12355,即坚持“一条红线———“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两大载体———“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1000班组创建;聚焦“三个重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冶金、机械加工、船舶修造等重点行业,非公企业和具有职业危害易发高发等重点领域,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其他高危岗位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实施“五大行动———宣传教育行动、能力提升行动、隐患排查行动、监督检查行动、法律援助行动,形成工会劳动保护全会推进、重点推进、依法推进的工作态势;实现“五个目标———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统一、在工作体系上进一步健全、在队伍能力上进一步增强、在维权作用上进一步凸显,使职工劳动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大行动合力推进
在主要措施方面,《计划》提出要从以下“五大行动入手:
开展宣传教育行动———加强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工会宣传教育阵地,加强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文化融入、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创新劳动保护宣传教育方式。
开展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工会劳动保护专兼职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市建立一支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通过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专业社会机构等联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专家人才库;开展工会劳动保护干部大培训。
开展隐患排查行动———组织推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全市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侵权行为报告(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支持、组织职工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依法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群众性安全技术改进活动,在试点企业推行职业安全防护“工具包的同时,广泛开展“绿十字奖征集推广活动。
开展监督检查行动———组织开展劳动安全卫生经常性检查和专项巡查;对重大隐患与相关行政部门联合检查;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预警和舆论监督;依法参加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开展法律援助行动———积极参与人大、政府法规规章和企业相关制度修订;推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法律援助。
落实专人负责劳动保护
《计划》还明确,各区县局(产业)工会应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及规模较大的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会要建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至少配备1名劳动保护工作人员,基层中小微企业单位工会要明确1名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企事业单位班组(工会小组)要设立安全员(劳动保护检查员),力争三年内逐步构筑自下而上的本市工会劳动保护“二级管理、三级网络、四级监督的组织体系。
在完善制度建设上,《计划》要求在原有工会劳动保护五项工作制度,即: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制度,职代会听取审议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制度,职工代表对劳动安全卫生的议案和巡查制度,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举报制度,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基础上,在三年时间内,逐步探索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应急制度、企业劳动保护黑名单制度、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持证上岗制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健康管理制度等劳动保护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