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院平均每天新收劳动争议案超47宗
2016/12/26 18:4
丨
来源:劳动法苑
12月23日,深圳市中院邀请市人大代表赴市总工会开展企业用工管理重难点法律问题调研活动,记者在活动上获悉,今年1-11月,深圳两级法院共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5821宗,平均一天超过47宗。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出现了较多因竞业限制、服务期约定、无纸化办公、不注重电子证据的固定与保全等易引发的争议,反映出创新企业与劳动者合作博弈的新困境。
新收案数下降超1成
由于深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多,深圳市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一直呈现数量多发、关系复杂、审理难度大等特点。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深圳两级法院共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5821宗,其中市中院新收5712宗,六个基层法院共新收10109宗。同期相比,新收案件数全市两级法院下降12.3%,市中院下降2.59%,区院下降16.97%。
从结案情况看,今年1-11月份,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4786件,其中市中院审结4939件,结收案比86.47%,六个区法院共审结9847件,结收案比97.4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我市法院劳动争议案件总量虽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依旧保持高位运行。深圳市中院劳动争议审判庭庭长汪洪说。目前,深圳市中院劳动争议审判庭共有法官16人,法官助理12人,去年同期在岗办案法官24人,法官助理18人。今年1-11月份,法官人均结案数284件,与去年法官人均结案数250件相比明显上升;助理人均跟结案数379件,与去年同期助理人均跟结案数334件相比,也有所上升。
平均10件深圳民商事案件中,就有1件劳动争议案
劳动争议纠纷呈现哪些特点?汪红说,今年这类案件你继续呈高发态势,占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总数的10.61%左右。同时类型更加多样化复合化,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者诉求项目多,个案中经常出现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加班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未休年休假工资、社会保险待遇、高温津贴等多种诉求,有的个案达十几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关联企业规避法律、滥用劳务派遣、排除劳动者法定权利等行为也易引发诉讼,反映出此类企业规范合同用工仍是首要任务。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劳动者诉求则主要以提成工资、竞业限制补偿金、解除服务期合同、期权实现、各种政策性福利待遇等诉求为主,以加班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等常规诉求为辅。
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则出现较多因竞业限制、服务期约定、无纸化办公、不注重电子证据的固定与保全等易引发的争议,反映出此类企业与劳动者合作博弈的新困境。
劳动争议纠纷类型呈多样化复合化发展,使劳动争议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探索民生类案件简化审判
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有哪些举措?记者了解到,深圳法院建立劳动争议审判“绿色通道,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宽(时效从宽)、二不(不预交受理费、不预交执行费)、三快(快立、快审、快执)的劳动争议审判运行机制,在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在立案、排期、移送、执行等各个环节确保劳动争议案件优先处理,简化审判程序,加快案件流转,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尽快得到保护。
同时开展普法宣传,强化调解机制,实现案结事了。统一裁判思路,实现标准办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