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企业恶意欠薪 上海16个委办局联合出手整治老赖

2016/11/25 15:3 来源:劳动法苑
上海市 工资
  
  春节临近,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进入易发期。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在继续推进实施恶意欠薪入罪的基础上,今年根据中央要求,经市政府同意,本市决定成立上海市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据了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市人社局、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高院、市检察院等16个委、办、局,旨在形成治理欠薪的工作合力,将欠薪问题从根本上予以预防与打击。

  司法机关提前介入堵住资产转移之“门
  “通过与各部门的及时沟通,公安、司法等部门跨前一步,那些欠薪的‘老赖’们终于‘吐’出了农民工的血汗钱。望着眼前被查封的厂房,以及一件件预备清算拍卖的机器设备,宝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孙建华舒了一口气。“有了联席会议制度,大家的劲儿往一处使,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合力,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去年年底,宝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举报,位于沪太路的一家玻璃制品厂拖欠员工工资。经查实,该公司由于资金周转问题,拖欠49名员工累计8个月工资,共计95.5万元。宝山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依法对该玻璃厂进行行政处理,责令其15天内支付员工应得工资。而该厂老板朱某称公司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
  以往遇到类似情况,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只得按照流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行政案件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延长至6个月,时间越长意味着欠薪企业有更多恶意转移资产的时间和机会。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在监察执法过程中,有员工反映,朱某在江苏新开了一家玻璃厂分公司。根据劳动监察人员推测,朱某存在隐匿、转移财产的嫌疑。
  “过去我们也遇到一些欠薪案例,老板手中明明还有资金结余,却拒不支付,反而利用强制执行前的‘时间差’,不断转移、隐匿、变卖公司财产。等到法院找上门,企业早已清空关门、溜之大吉。孙建华说。
  欲杜绝这类“钻空子行为,就要在欠薪刚发生时,在源头上予以控制。通过联合协作机制,宝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将案件进程及时报告给了区人民法院,并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双方组成联合执法小组,查封了该厂的银行账户以及厂内的机器设备。
  目前,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第三方正在对公司财产进行评估,将通过拍卖的形式将所得钱款偿付给员工。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捏拳头促合力
  “一旦启动财产保全,欠薪企业就丧失了变卖处置的权利,确保了可供强制执行的必要财产。孙建平所举的案例,并非只是个案。通过实施财产保全,“保住农民工应得工资的成功案例在不少区都有了成功的范例。
  尝到了联合协作的“甜头,本市各区正积极建立联席会议长效机制。“除了定期会同公安、司法等部门召开常规通气会,每当遇到相关案件时,我们都会及时就个案进行沟通。徐汇区劳动监察机构表示,除了联合法院进行财产保全外,他们还在探索对出入境频繁的欠薪人员实行边控等措施。“对欠薪者的行为目的有一个预判,不仅要控制住资产,还要想办法控制住人。抓牢他们的‘痛点’,从而遏制进一步的违法行为。
  市人社局劳动监察管理处处长宋志宏指出,“打击恶意欠薪,光靠一个职能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据了解,自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纳入刑事责任,几年来,本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26件,涉及金额7524.26万余元。宋志宏表示,下一步市级与各区级层面都将继续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做好行刑衔接,从而有效震慑恶意欠薪行为。此外,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还将与市高院执行局,就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理决定书生效后至执行前的财产保全有关事宜进行协商,确保欠薪企业的财产不被转移,以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权益不受侵犯。
  公布“黑名单强化信用惩戒
  欠薪行为,不仅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更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稳定。除了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外,利用舆论对恶意欠薪主体形成压力,成为一项新的举措。
  据了解,市人社局拟集中公布首批24个恶意欠薪被司法部门审判的典型案例。各区也将配合这一做法,陆续推出典型个案予以公布。“我们想借助案例公布,向企业经营者发出明确的信号: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恶意欠薪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一时的逃匿将带来终身的后悔。同时,我们也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拖欠工资问题,从而对欠薪的企业经营者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副总队长鲁庭飞表示。
  此外,市人社局还将进一步强化信用惩戒体系。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历史违规记录,对各类企业实施分类监管。为加强对违法企业的失信惩戒,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对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被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处理的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监管的名单予以密切关注,加大主动监管的频度和力度,在违法案件查办过程中予以适当从重处理;对于没有违规记录的单位,则降低主动监管力度,减少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据了解,宝山、奉贤、闵行等区根据各自区域特点纷纷建立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以宝山区为例,根据1年内企业发生拖欠工资、未能缴纳社保、劳资纠纷等情况,按照A、B、C三挡进行分类监管。针对C类失信企业,劳动监察协管员每20天就会上门进行一次全面督查。
  除此之外,市人社局正在着力打造数据共享平台,将有关行政处理处罚信息纳入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及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初步实现了信息的归集与共享。今后将在此基础上,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对失信企业采取信用惩戒,做到使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从而更好地督促其依法用工,合法经营。

原文地址:http://news.online.sh.cn/news/gb/content/2016-11/25/content_8144277.htm
上一篇:招聘市场无人问津 制造业用工荒催生机器换... 下一篇:国美因员工不满调整“全员开微店”计划 取...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