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白领休假现状:逾六成受访者从未休过探亲假
2015/11/11 16:5
丨
来源:劳动法苑
东方网11月5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快忘了老公长啥样了,我想去看看!近日,一张被称为“史上最不忍拒绝的请假条在网上走红。假条中看似调侃的理由,却也透露着职工的多般无奈:带薪年休假缺乏弹性或常常被“缺斤短两,探亲假又往往“名存实亡。休假这样一件有法可依且本该充满幸福感的事,为何如此“难搞?
针对这一现象,本报在网络上发起了一项调查问卷。截至发稿,共有2856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其中表示没有休过探亲假的比例占到60.15%,此外还有67.96%的受访者希望能够有更为灵活的休假方式。
探亲假形同虚设只因职工“主动放弃?
据媒体报道,这张引发网友共鸣的“最不忍拒绝请假条,出自一名中铁20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女员工之手,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确实存在着休假的困难,有的人甚至连基本的带薪年休假都无法保障。也因此,异地夫妻相聚成了一件难事。
与女主人公状况有些相似,在北京从事研究工作的李女士与在上海工作的丈夫多年来也是分居两地。尽管两人的情况符合我国《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中的条件,依法可获“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的探亲假,却一次也没享受过。
“因为我们平时工作都比较忙,而且两个人的老家也不在同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就利用国庆假和春节假回其中一方的老家,这样不仅我们两个可以见面,同时也能看看老人,其他的短假和周末时间是能挤则挤。这样满打满算,我们两个人每年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一个月。李女士表示,此前她曾向单位提出过休探亲假的想法,却被人事部门以“以前没有员工休探亲假的先例,要经过研究为由几番拖延。“因为这个跟人事把关系搞僵,或者在单位里落下个搞特殊化的名声,不太合算。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女士只好从此“主动放弃了申请探亲假。
本报调查显示,有60.15%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休过探亲假。从什么时候开始,职工与异地亲人原本应该“名正言顺的团聚成了一种奢侈?
对此,时事评论员方正宇认为:“此类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绝非个案。尤其在跨区域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不少职工为了寻求事业发展而暂别家庭。至于他们与伴侣相聚的情感需求,在实践中未必总能得到满足,有时甚至会在请假问题上遭遇企业的阻挠和刁难。为此他也呼吁:“要想让探亲假落到实处,固然需要立法调整,但更离不开整个社会对于错误管理思维的纠正。企业领导们必须意识到,保障职工与家人团聚的基本权利,非但是法律上的义务和道德上的责任,同时也是管理艺术的一种体现。
近7成受访者:希望年休假形式更灵活
在呼唤探亲假回归的同时,不少网友和职工也希望能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并建议在休假形式上能更加灵活,比如休假天数按照工龄逐年调整,允许当年没休掉的公休假累计到下一年,或者以工资的形式进行补偿等等。
据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856名受访者中,一年仅能够休5天以下带薪年休假的受访者比例最高,占到了35.71%。此外有28.29%的受访者表示每年拥有5至10天的年休假,而选择可休10至15天年休假的职工比例则为19.68%。与此同时,在能够休到的年休假范围内,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无法完全休完年休假。
而关于“理想的年休假天数这一问题,有47.37%的受访者希望能够越多越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24.4%的受访者认为年休假控制在10至15天最为合适,过多反而容易“适得其反。而对于现行的带薪年休假制度,即“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有近7成(67.96%)的受访者希望能够有更为灵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