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从自愿加班到强制加班 “看小说、打游戏” 上涨9倍

2016/10/28 21:5 来源:劳动法苑
加班
  


文 | 杨林 徐涛(硅谷) 肖芸芸 闫浩

编辑 | 杨轩

京东开启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加薪:普通员工至少加10%,中层则涨20%。这是CEO刘强东近日在高管晨会上拍板决定的。如此“慷慨,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一个潜台词:拿了钱就得接受加班。这家公司一直以工作强度大而著称。

假如用情怀和价值观就可以解决问题,雇主们断然不必动用钱来买员工的忠诚——这不算得最好的办法,却可能是最有效率的一个。

在寻求狼性和快速增长的创业领域,加班就是一个默认法则。几乎没有哪个创业公司敢说自己不加班,这是36氪得出的结论——我们向自己的读者发出了一份关于加班的调查,收到1148份回复,他们大多来自创业公司。

“如果你不拼命工作,凭什么你比别人有更好的生活?一名初创公司创始人对36氪说,加班应该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留存下来,“一个企业要有狼性。你见过狼会因为夜晚降临而停止觅食吗?同样是弱肉强食为了生存,如果员工对工作不积极没热情,何谈狼性?

但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今年10月5日心梗离世,年仅44岁,这不禁让人唏嘘。此前,他表示自己每天生活在融资的焦虑中,没心情吃饭,常年熬夜工作至凌晨,即使入睡时也沉浸在资金链可能断掉的巨大压力下。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和严重失眠让他有强烈的身体不适感,刚过40岁便两鬓斑白。

这让人不禁想问,加班究竟是这代创业者成功的必由之路,还是一种极端状态?

“领导会经常深更半夜还在微信群里布置任务,并@某些同事让他们尽快做出反应。一家手机游戏研发公司的员工对36氪说,公司倡导狼性文化,自己所在的技术团队常年加班,产品上新前甚至会长达半个月通宵达旦。有一次看到领导凌晨两点还在群里聊工作,一个同事暗示领导要早点休息,得到的回应是,“我作为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让你们知道创业公司就得这么拼。

“但是我们需要休息啊,我又不拿股权。上述员工说,自己和同事们对这种工作方式“非常不满,还跟领导起了“正面冲突。

那么,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加班是获得未来更好生活的上佳途径,还是一种堂皇借口下的无情压榨?

不拼搏怎么办?

饿了么早期员工刘然加班陡然变多,是从2014年夏天开始的。当时饿了么提出要在全国开200个城市,刘然和几个同事也被派驻到新城市拓展商家,他变得异常忙碌。

饿了么规定新城市每周要上线200家餐厅,刘然和同事们每天都要谈下至少30家新店。这让他们不得不早上8点之前出门,“您好我们是饿了么用餐的,“没听说过,不需要,这样的对话每天上演上百次,完成任务经常是晚上的七八点之后。

刘然和六七个男同事一起挤住在一个两居室里。夏天的夜里就直接在客厅打地铺。即使是回到出租屋他们也不可能立刻休息,当天上线商家的所有菜单都要手动录入到电脑系统里,这通常是几千个菜名。“我每分钟打字将近100个,够快的吧,但是这些菜名每晚能把我打得手指变形。刘然说,全部忙完通常是凌晨两三点之后了,大家倒头就睡,连鞋子都没力气脱。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饿了么的市值增长了4.5倍。这个过程中,创始人张旭豪体重陡然增加,身体状况糟糕得令身边人担心,经常在会议中突然打起鼾来。

在手游公司做研发的陈明,从9月开始已经在办公室里通宵了至少十个晚上。他的公司正准备推出一款新游戏,这是今年下半年的重中之重。公司给十几个人的团队配备了4张行军床和几个沙发,但是经常不够用。

“一到夜里,办公区到处都是躺倒在地上的人,从工位起身去个厕所要跳着脚走,陈明说,上个月他花了3000多元买了一个可以放倒躺在上面的办公椅,还带过来了自己的毛巾和牙刷。他习惯了困极的时候就睡两个小时,闹钟响了起来干活。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外国互联网公司与中国创业公司近年来的对决,几乎全数落败,除开决策速度、本土化、政策限制等原因外,它们会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公司比它们更拼。

至少,那些已经成功的大互联网公司就是这么做的。阿里巴巴在校招时明确表示,不接受加班的不招。有阿里员工家属曾给马云写信抱怨,自己老公每天睡6个小时都算奢侈。华为让员工签署了《奋斗者申请协议》,让员工放弃带薪年假。360食堂营业时间长达16个小时,即使在凌晨0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间,食堂仍有3到4位师傅驻守,这都是为了兼顾晚上加班的员工。

在创业初期,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曾号召员工开启996模式,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要来公司加班。这在一些大论坛和社交平台上,当时关于在小米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以及小米员工为什么会加班到那么晚,都是热门话题。一位小米员工告诉36氪,自己“手机从来不敢关机,因为真的会凌晨两三点打电话让人起来加班。

36氪关于加班的调查数据看,加班在中国创业和科技公司中果然是一种常态:

关于加班、失眠、抑郁和创造力,这是1148人的回答 | 36氪特写

这显然远超美国人。根据美国抽样调查公司盖洛普在2014年调查显示,在美国,有40%的人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完全不加班。

但刘然心甘情愿。他希望,在饿了么迅速发展时期,用更长的工作时间换取巨大的升职机会,而他身边的人,也因为对发展前景的憧憬、以及饿了么的狼性激励机制,而自愿加班。很多个凌晨两三点,刘然还在和同事们在街上张贴宣传海报,他们会工作到第二天的清晨时分,马不停蹄地贴出上百张海报和宣传标志,只是为了和竞争对手公司争夺这个城市里有效的宣传展示空间。

这并不是公司强制性的要求,更多地出于刘然们的自愿,“可以争夺的市场本身有限,不努力争取就意味着被淘汰。

加班使公司和个人获得了更多竞争力?

刘师宏是Uber中国广州市场的员工,在公司和滴滴合并之前,他最多的一周工作超过130个小时,“拉过十几箱货、扛过几十公斤物料,试过一整晚贴100张海报。刘师宏说,一次多种场外因素爆发,自己还要拼命工作,最后躲在阳台上哭,最夸张的时候,他亲手包过两万个红包,大年三十还回复了一万多封投诉邮件。不过他觉得这一切都很值,“有指点江山的理想,就要有埋首耕田的玩命。

刘师宏这样的年轻人们,在加班、竭尽全力的拼搏中,也收获了快速成长。

“大学毕业自己一个人坐了几十个小时火车到北京,找了一份实习的工作,我想留在这个城市,不可能再回到老家的县城。一名知乎用户说,自己入职的前两个月,没有一天是晚上十点之前离开公司的,好几次凌晨回到家刚睡了三四个小时就又被叫醒去公司忙项目的事情。“等到整个项目终于顺利结束,和大家一起去庆功宴,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肯定。那晚我喝得醉醺醺,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时,看着窗外一条条繁华的街道,我哭了。有轻松,有努力之后的疲倦,但是更多地觉得是成长。

36氪此次调查一个惊人的发现也是:工作时长越长的人,越认为自己“得到了非常多的额外训练。

关于加班、失眠、抑郁和创造力,这是1148人的回答 | 36氪特写

实际工作时长,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也就是相当于每天工作12小时且全周无休者,认为自己“得到非常多训练的比例,是完全不加班者的10倍。

一位平面设计师说,“我始终相信,今天我能吃得下这样的辛苦,明天我就能够扛得起任何的凶险。我不会再害怕任何困难。

36氪的调查数据还显示,高层管理者、高薪酬者,跟从加班中的收获是正相关关系,创始人在加班中大有成长者,比例是基层员工的近8倍;百万年薪者从加班中获得显著成长者,是较低收入者的近7倍。

关于加班、失眠、抑郁和创造力,这是1148人的回答 | 36氪特写

关于加班、失眠、抑郁和创造力,这是1148人的回答 | 36氪特写

“毕竟在中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绝大多数人都只能通过努力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体面的生活。一位知乎用户说。

但为什么要求加班,员工会激烈反弹?

如果加班已经成为这代中国公司获得竞争力、中国年轻人获得成长的手段,但当公司们要求员工加班、实行996工作制时,却引起了员工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弹。

58要求996工作制后,其集团CEO姚劲波的新浪微博评论高达一万多条,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58员工的吐槽。当晚,姚劲波与几名大佬在一个直播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这本该是一场围绕创业者的正能量分享,评论区却全部被58集团员工的吐槽刷屏。“老姚,你解释一下996、“无耻的9!9!6!不过期待老板给出解释的员工并没有得到回应,很多员工发现直播的后半程自己被禁言了。

58集团一位公关部员工告诉36氪,58目前还是8小时工作制,从某种程度上说,996制度只是让员工有紧迫的战斗观念,以便全力以赴地工作。

不过大部分58员工依旧反应激烈。很多58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不需要这么多员工了就直说,何必用强制加班又不给补贴的方式逼人走!“58你扪心自问,996很光荣吗?强制加班只能说明你的员工效率低下,工作方式有问题,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公司管理制度的缺失?

一个认证身份为“58集团总部HRBP、名为李欣的员工在脉脉上评论说:“公司一直双休标准工时制给大家安逸习惯了。作为公司的一员从来不考虑自己为别人、为给你发工资养活你的公司付出什么,鼠目寸光盯着公司克扣你什么,不能与集体共进退的人,到哪里都不会长久,走不远。李欣的说法随即引发了58员工的大量吐槽,还有人称李欣的说法不能代表58 HR群体。之后李欣删掉了自己的这次发言,换用了较为温和的说法。

58员工的槽点多在于,份内工作没完成可以自愿加班,“但是有多少次是白天领导不作为,拖流程、低效率,没完没了地开完全没必要的会议,结果导致工作全部积压在下班时间之后,一位58员工表示,“凭什么我就该牺牲自己休息和陪伴家人时间,为领导的低效率买单,公司不但意识不到这是错误的管理状态,还把员工加班当做理所当然。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以后每天上午磨洋工,下午三四点钟再开始工作好了。一位非总部的58员工说,新工作制度开始后的两周里,晚上7点之后,办公区域内就开始有员工在打牌和玩游戏,“一直拖延到9点后下班。

36氪的调查数据显示,一旦从正常工作、加班自愿的状态,转换为强制996或10-10-7,“看小说、打游戏的比例,可以从3%上涨到最高28%,涨幅约9倍。

关于加班、失眠、抑郁和创造力,这是1148人的回答 | 36氪特写

强制加班也显然降低了大家的整体工作效率,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工作的人,随着加班时长变长,变少了。

关于加班、失眠、抑郁和创造力,这是1148人的回答 | 36氪特写

强制加班,正在增加抱怨、抑郁、以及员工的离职意愿。从正常上班到996,不开心的人增加了一成,再到10-10-7,不开心的人又增长一成。

尤其让人惊心的一个数字是,在要求996和10-10-7的工作制下,每4个人中,就有1个感到“有点要抑郁了。

关于加班、失眠、抑郁和创造力,这是1148人的回答 | 36氪特写

强制加班时间越长,对职场状态不满意者比例越高

“每天强制工作11个小时,心情很抑郁。快坚持不下去了。已接近崩溃边缘。每天工作很饱和也还好,关键是没事情也要求每天11小时时长,太恶心了。一名受访者留言说。

2014年年会小米公司有个许愿树环节,全体员工写新年愿望,每个合伙人都抽一个愿望帮助满足。结果抽到的愿望几乎全部是希望周末不上班,晚上不加班。一名小米员工在知乎上提到,“现场很尴尬,但是没有一个合伙人敢承诺未来可以一天不上班十二个小时。最后主持人重定规则,但凡遇到不加班的愿望,统统作废重抽。结果越废越多。

关于加班、失眠、抑郁和创造力,这是1148人的回答 | 36氪特写

被问到如果被公司要求996,自己会做何选择时,有超过1/4的人表示要坚决辞职。

“项目紧急可以连续上个几天几夜,甚至奋斗几个月,但这不能成为常态! 如果公司强制996,那么这不是有创造力的公司,尽早离开。一名用户留言说。

上一篇:英国两名司机因被当作合同工状告Uber 竟然... 下一篇:世界经济论坛:男女在薪酬和就业状况方面的...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