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七大问题困扰中小微企业

2016/2/18 19:56 来源:劳动法苑
成本 社会保险
  
  (记者林晓)据番禺区厂商会、番禺区创新科技企业协会及番禺区工程师协会前不久联合调查撰写的《番禺区中小微企业当前困境与出路调查报告》,我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当前存在7大困难。
  企业基本上没有发展战略,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
  不仅是印刷、服装、手袋等传统制造企业,一些如输配电、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企业也存在这种情况。这导致的结果是,传统行业越做越艰难,部分企业被迫关停;高科技企业投入大,未来的产品却未必适销对路。中国输配电企业20强、核能风能变压器龙头企业——明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的开发费用都很大,2014年是3000万元,占销售额的3.2%(不少企业占到了5~6%),希望走在市场前面2~3年。但他们承认,这个方向难把握。
  转型升级找不到方向与项目
  随着租金、人力成本等不断增加,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大都希望转型升级。但转型做什么?老板自己能做什么?观望与迷茫者多,找不到方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一名企业家做了20多年的印刷业,早就不想做了,但要遣散80名工人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费用,他承受不了。公司的位置不错,厂房面积有9000多平方米。他期待着用厂房与人合作,什么项目都欢迎。
  用地难,审批慢,管理乱
  建一栋楼,要盖70多个公章,“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所有的部门都难搞。一家公司还有700多平方米的地未用,公司报建了5年,规划部门从未到现场看过,市、区规划部门的意见不统一,企业改了多次,仍未有回复。一家公司的自有用地被控规12年。公司仓库不够用,想建个临时仓库都难。
  前几年,政府拍卖一块7000多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说一层可建6000多平方米,但最后真正批下来的只有3000多平方米,还不方正,好端端的一块地获批的建筑成了不规则形状。
  留工难,劳资纠纷突出
  区政府近年在高级技术人员入户、员工子弟入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同员工的需求相比,指标非常有限。有个老板来番禺创业11年,创办了3间公司,手下一些高级技术人员都入了户,但他还入不了户。他觉得没有归属感。
  因为入户、入学困难,企业要引进高级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也很困难,甚至一些在番禺做了10多年的技术骨干也流失了。
  企业家普遍反映人工成本上升过快,不少厂的人工成本占到了销售额的30%。而且,有老板反映,人工与工人的付出不成正比。
  据了解,目前番禺区的劳资纠纷相当于全市的20%,相当于全区矛盾量的25%。
  融资难导致销售额大幅下滑
  除了少数上市公司或一直靠自有资金发展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都反映融资难,尤其是从国有银行贷款难。融资难在2015年将导致全区灯光音响行业销售额下滑30%左右,同行300间企业中近年约有50间关停。
  融资难体现在:一是信息不对称,企业与银行相互不了解;二是审批流程不适应企业需求。企业最缺钱的时候贷不到款,等到走足流程手续批下来时企业已不是很缺钱了;三是企业对授信不了解,对资金使用缺乏预算;四是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贷款机制未建立起来,用专利、合同贷到的款很少。
  销售难,假冒伪劣冲击大
  都宝路是国产知名皮具品牌,早年三几家同行竞争,现在30多家品牌企业竞争,2015年“双十一还与相当多的山寨厂竞争,销路比上年下滑了2/3。2014年,公司投入了100多万元做电商,营收才400多万元。扣除成本,等于赚个吆喝。
  南村镇是全国19个“淘宝镇之一,里仁洞、坑头、樟边属全国211个“淘宝村,里仁洞村的淘宝商家最多时达600家,主要经营服装。但这些淘宝店并不是与南村镇的正牌、名牌服装厂家合作。
  政府扶持不够直接
  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但到底有哪些扶持政策?哪些企业能享受政府扶持政策?怎样申请扶持政策?一些企业不是很清楚。这一方面是企业主动了解不够,二是宣传力度还不够,三是申报程序比较繁琐。有老板反映,公司申报科技项目往往不成功,填的表、写的资料往往达不到要求;而请中介申报就容易成功,结果被中介收走20—30%的费用。

原文地址:http://www.kaixian.tv/gd/2016/0218/103893.html
上一篇:数据显示:制造业、传统服务业、消费品行业... 下一篇:为求产品上线顺利 武汉IT公司要求全体员工...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