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负责人薪酬与下属倒挂 部分员工“变相降薪”

2015/10/19 14:3 来源:劳动法苑
事业单位
  
  作者:索寒雪
  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谈降薪,但实际上央企员工的薪酬正在改变。
  《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几家能源央企,都表示,央企负责人薪酬只有每月8000元,中层薪酬管理更加规范,从而导致收入减少,而央企二级分公司的管理层未见限薪,并出现央企负责人与二级公司负责人收入倒挂的局面。
  此外,央企子公司,已经通过限制薪酬总额的方式,达到限薪的效果。
  未限分公司负责人薪酬
  在2014年《关于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布后不久,央企负责人即普遍降薪,其薪酬已经进入到8000元/月的时代。
  但是,这并不是结束,一个奇怪的局面出现了:即央企二级分公司负责人并没有降薪。
  记者采访了两家能源央企,都表示,二级公司负责人没有像总公司负责人一样降薪。
  一位于山东的央企二级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只是听说,二级公司负责人要降薪,但是现在还没有降。
  另一位东北央企二级公司管理层人士表示:“目前没有降薪,和过去一样,按照效益发放工资。
  在此之前,记者采访过多位央企管理层人士,都表示二级公司的管理者收入要高于自己。
  记者采访一位矿业央企董事长,该企业名列限薪行列之内,当询问其收入状况,他直接表示:“现在央企负责人大家收入都差不多,每月8000元。他同时表示,这与其之前的收入相差颇大。
  当问及下属是否降薪时,他表示,“我的分公司管理者收入要比我高。
  一位铁路工程类央企副总向记者表示,“我从子公司到集团公司来,我的薪酬是降低的。所以比较优秀的子公司的管理层收入,会比我们集团的要高。
  其实,参与政策制订的人社部门人士早已了解这一情况。“二级子公司是央企企业内部的事情,由企业自己来确定,政府不会干预。
  然而,记者了解到,在讨论央企高管薪酬改革之时,就讨论过二级子公司负责人薪酬的事情。
  “其实一些老总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降薪就可以了,让自己手下的人别有什么薪酬变化。前述人士表示。
  “但是,要想想,央企负责人和子公司负责人的收入长期保持倒挂,这是不可持续的。该人士表示。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权是企业的法定权利,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
  根据网易统计显示,2013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84家A股高管年平均薪酬为409934.4元。
  “变相降薪与工效工资
  记者采访一位来自能源央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我们的改革方式,就是把曾经的各种补助都规范起来,全部整合到工资中来。
  通过这种方式,“每年要少几万元。
  曾有传闻称中石油各层级要降薪15%至20%不等。记者从中石油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确实降薪了。但是,这种降薪“也不能理解为完全降薪,只是变成了工效工资。该人士解释:“工效工资就是,年底根据你完成业绩的情况,把降薪的部分进行补发。实际上,这种发放薪酬的方式更科学了。
  简而言之就是,“收入低了,拿出一部分作为考核,完成好的话,还会涨回来。
  该人士透露,中石油很多基层单位早就采用了这种薪酬计算方式。
  “是否进行薪酬改革,还要看他所属单位的性质。前述参与政策制订的人社部门人士表示。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工资总额被限定
  记者采访东北一家央企二级子公司,其管理层人士表示:“在薪酬制度上,目前最大的变化是,限定了工资总额。
  而在此之前,该央企二级公司并没有工资总额的限定,职工的工资上涨可以由企业内部决定。
  6月2日,国资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再次规定:严格落实工资总额和效益挂钩机制,企业工资总额增幅不得超过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业工资总额必须下降。
  限定工资总额后,“收入与效益直接挂钩了。同时该人士表示:“其实,企业内部的员工收入差距并不大,两倍左右,我们管理一直很严格。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
  “现在一系列的规定,都明确了一个信号,央企不要总想着涨工资,经济状况不好,是要降工资的。前述参与政策制订人士表示。

原文地址:http://www.cqn.com.cn/news/cjpd/1086032.html
上一篇:公积金异地贷款难调查:不同地方互不认同证... 下一篇:大众因柴油车排放舞弊被美国调查 一月内六...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