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取消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制度刻不容缓

2015/3/4 13:51 来源:劳动法苑
仲裁诉讼
  
  郑州3月3日电(记者 王文坛 苑中华 实习生 刘世阳)今年,河南平顶山宝丰县闹店镇人民法庭庭长朱正栩在基层工作恰20年。这位来自基层法院的女人大代表,此次给两会带去两份建议,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建议取消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制度。
图为朱正栩代表。 记者 苑中华 摄
  朱正栩说,她长期在基层法院工作,接触关于农民工讨薪尤其是工伤等劳动争议的案件较多。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两审制,即法院在受理工伤等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首先经过仲裁程序。现实情况下,如果按照法定流程走下去,案件审结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个别案件还会因为责任方的故意拖延、逃避而耗时更长,“在这些案件中,农民工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大部分经济条件一般,出现工伤事故后,通常拖不起那么长时间,因为赔偿款就可能是他们的救命钱,司法公正有时候就会因此得不到保障。
  朱正栩认为,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制度诞生于改革开放前,虽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显然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形势。她建议取消劳动争议纠纷中的仲裁前置制度,实行仲裁和诉讼“二选一,“或裁或审、一裁一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这样一来,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有权选择诉讼或仲裁。“一裁一审就是双方当事人选择仲裁后,如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法院裁判一经送达即发生效力,当事人不得上诉。当然,如争议案件不经仲裁直接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受理后仍实行两审终审制。这样的话,仲裁成了非强制性的了,选择司法诉讼的争议当事人可直接进入司法程序,就可以解决“一调一裁二审制度下案件不能及时终结、久拖不决的缺陷。
  朱正栩的第二个建议是修改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朱正栩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就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及包含淫秽色情、暴力内容的图书等。尽管也有像“学校50米内不准卖烟、卖酒,网吧上网需要出示身份证等类似的规定,但在实际落实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难题,即存在执法主体和罚则不明的情况。
  朱正栩说,有一次随团去江西考察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工作,她问同行的人,如果“违反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烟草的规定,将对其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中的“主管部门是指哪个部门,他们也说不出来究竟是该烟草部门还是公安部门管,因为国家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具体罚则的条文规定,也没有明确处罚的执法主体。因此,她建议修改有关法律,明确执法主体和罚则,以解决执法难的问题。

原文地址:http://news.xinmin.cn/shehui/2015/03/03/26952623.html
上一篇:政协委员呼吁:“20岁”的《劳动法》,该修... 下一篇:北京春季招建筑工人月均工资9621元 秒杀白...
推荐阅读

社保新变化:分征局面即将结束 6

2018-12-14 - 热点资讯